新华社阿拉木图/西安6月13日电 丝路走笔|跨过天山的丝路手握手 。
新华社记者梁爱平。走笔
从东方古城长安到西域要多久 ?跨过古人以步为尺,穿越苍莽荒漠戈壁,天山今人乘“钢铁驼队”,丝路手纵览壮美山河面貌 。走笔
5月29日至6月7日 ,跨过新华社记者搭乘我国—中亚世界人文游览专列首发列车,天山从我国西安抵达哈萨克斯坦城市阿拉木图 ,丝路手又从阿拉木图回来西安 。走笔千年古道的跨过沿途风景如画卷一般次序铺展:从天水麦积山的翠色,到河西走廊戈壁苍莽,天山到新疆白雪皑皑的丝路手重山 ,再到哈萨克斯坦广袤的走笔草场……。
车厢内,跨过墨香与琴韵交错。乘客们围坐一同 ,或看书画家挥毫泼墨,或凝思倾听中医师解说养生之道。民乐声起 ,一曲《西安人的歌》回响在奔驰的车厢。这条钢铁长龙,似乎成了“活动的文明沟通长廊” 。
这段旅程的第一个高潮 ,是哈萨克斯坦方面在阿拉木图为班列预备的盛大欢迎仪式 。当绘有“丝路金桥”主题涂装的列车抵达火车站,身着传统服饰的民众欢欣鼓舞 ,迎候远道而来的我国旅客。阿拉木图副市长阿扎马特·别斯肯皮罗维奇热心地向随车抵达的西安副市长肖琦送上一束鲜花 。人们微笑着握手、攀谈 ,就像是邻里之间串门一般热心 、熟络。
“这是特别夸姣的体会 !”欢迎仪式上的志愿者 、哈萨克斯坦阿布莱汗大学学生埃阿斯哈特诺娃激动地告知记者 ,自己十分侥幸迎候来自我国的游客。
旅程的第二个高潮 ,是“西安—阿拉木图人文游览沟通周”系列配套活动。随首发我国—中亚世界人文游览专列抵达阿拉木图的,有来自不同职业 、不同岗位的行家里手,他们等待与哈萨克斯坦民众沟通 、商讨。
在阿拉木图市中心广场,我国非遗技艺 、文创产品和中医药医治遍及等文明活动在人文沟通集市上招引了很多当地民众